澳洲很多地方晚上不設街燈,除行車時要亮茖挫Y燈外,設計行程時最好預算能在入黑前到達目的地,以免迷路及減低發生意外的機會。


※●區內有中西合璧的建築,青瓦紅磚的YMCA是代表之一。

※●旅發局印製的《舊城中環漫步遊》路?指南有四條漫步路?提供,主題包括歷史故事、繽紛滋味、藝文聚落及巷弄好店。

※●旅發局印製的《舊城中環漫步遊》路?指南有四條漫步路?提供,主題包括歷史故事、繽紛滋味、藝文聚落及巷弄好店。



※●當年以藤籃包裹的保暖壼。

※●店主朱耀昌講述中上環的變遷。

※●鋪內仍擺放古董海德堡印刷機。

※●任生以另一形式將活字印刷手藝傳承。

※●昔日的皇家政府餐具。



※●細聽黑膠唱片,可以回憶當年。

※●中上環有許多街頭藝術,令人感受區內活潑跳脫一面。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早前為「舊城中環」導賞團擔任導遊。

※●有入無出的錢罌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儲錢聖物。


漫遊街巷 中上環小店看舊城
2017年4月29日

  要認識一處地方,可以從街上的建築、店鋪,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歷史。在香港,中上環是開埠初期最早開發的地方,縱然多年來歷經發展改變,依然留下不少印記,區內有許多值得細味的小店,今天遊走其中,仍可感受不同年代的舊城風貌。

  老字號雜貨店

  中上環區內蘊藏不少殖民時期古 ,也有多間中式廟宇,正表現香港中西匯聚的特徵。上環的水坑口街是香港歷史開端,事關1841年時英軍佔領香港首站,正以此為落腳點(故其英文譯名是Possession Street),然而經過填海後,當年岸邊的水坑口街早已變成一片陸地。

  在小街之內,就有屹立了六十年的老字號雜貨店朱榮記,店內售賣多款中式及港產雜貨用品,坊間少有的貨色仍可在店中尋獲,第二代店主朱耀昌子成父業,也是區內變化的見證者,「水坑口街當年人流比較旺,可以說是一個小型市集,好多人來趁墟,過往這處的店主多數是老街坊,店鋪格式是前鋪後居,現在不同了,多了來自其他區的人和外國人來居住,不過人情味依舊!」朱耀昌補充,店中某些貨品可以看到當年市民的生活習慣,例如有入無出的中式錢罌,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流行的儲錢聖物。

  地址:上環水坑口街24至26號

  查詢:2545 8751

  活字印刷廠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上環曾有超過二百家活字印刷店,非常興旺。然而隨 大集團的柯式印刷盛行及電腦化普及,活字印刷廠逐漸式微,店鋪亦相繼結業。

  位於西街、門口噴上新潮塗鴉的光華印務,雖敵不過時代洪流,但第二代店主任先生開設了工作坊,將活字印刷手藝保存,「以前中上環有 與印刷行業相關的店鋪,有賣字粒、油墨、信封、洋紙,一應俱全。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後一家鑄字廠都結業,沒有字粒我們就無得再做,也是一個時代結束。」現在店內仍保存 鉛字粒以及古董的海德堡印刷機,想了解當年印刷業的操作,不妨報名參加工作坊。

  地址:上環西街45號

  查詢:2546 8970

  二手殖民地寶物

  在必列者士街的Select 18,是土生土長印度人Mido開設的古董小店。由於他的爺爺多年前從印度來港當公務員,致使他沉迷尋找當年殖民地時期香港留下的一切。店內出售英皇標誌的政府杯碟,也有他從各處搜集回來的香港舊黑膠唱片,以及不同年代的明星相片、貨單、廣告牌等,在店內走一轉,可以找到昔日舊香港的足 。

  地址:上環太平山必列者士街18號

  查詢:2858 8803

  最強路 精華遊

  香港旅遊發展局牽頭舉行的「舊城中環」計畫,是一個全新推出的深度遊推廣項目,精選中環和上環的歷史建築、藝術文化、美食與特色小店,化身成四條漫步路 ,當中覆蓋範圍包括東起雲咸街、南至堅道、西連水坑口街、北接皇后大道中。為配合「舊城中環」推廣,旅發局更特別印製了二十八萬本《舊城中環漫步遊》路 指南,深入介紹各主題路 的特色。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補充,中環能全面表現香港魅力,「這處特別在於中西合璧且新舊共融,並能讓人感受香港人的真實生活,有古遠歷史建築,亦有具個性的小店,正正是近年流行的深度旅遊的特色。」

  查詢:2508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