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囊是行山遠足不可少的裝備,如果只是一日的遠足旅行,15至30升的背囊容量已經合適,但若是兩日或以上的露營,則需要40升以上的重裝備類型。


※大會為民眾奉送幸福奇雞小提燈。

※台灣大同寶寶的巨燈分量十足。

※主軸燈區中有這些彩繪雞蛋燈飾,切合雞年主題。

※蜜瓜彩燈隧道展現雲林農產之都的特色。

※開幕日有大型煙花演出,配合各式彩燈,為民眾帶來悅目璀璨的夜晚。

※以台灣啤酒為題的大型燈組,吸引不少遊人觀賞。


雲林燈會閃亮光影舞台
2017年2月16日

  若說花燈是代表傳統文化的點點亮光,那燈會便是將這道光芒發揚光大的閃耀舞台。已辦至第二十八屆的台灣燈會,近年成為國際矚目的年度盛事,今年輪值由有「燈會原鄉」之稱的雲林縣主辦,在這歷來最大展場中,除有象徵農曆雞年的巨型主燈,更有多達三千盞華麗花燈繽紛亮相,稱得上是一場璀璨的視覺饗宴!

  三千彩燈 歷屆之冠

  台灣燈會近年人氣極盛,之前更被美國Discovery頻道讚譽為「全球最佳慶典活動」,稱得上是華人社會每年元宵節的盛事。這個自1990年起由全台各縣輪流主辦的活動,規模一年比一年大,今年落戶雲林,勢將盛況空前。

  雖然雲林縣在台灣未算是最熱門的旅遊地點,卻原來分屬「燈會原鄉」,當地的北港朝天宮,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便舉辦了第一屆元宵節花燈展覽,其時更以電動花燈哄動全台,據說當年各地民眾爭相乘搭台糖小火車前來賞燈,當地鄉鎮村民則乘坐牛車到來捧場。

  如此獨特畫面雖已成回憶,燈會在半世紀後的今天卻再次回歸雲林縣,預計將有逾二千萬群眾參加,而於上周末展期首天,便已錄得將近二百萬人次參與,場面實是熱鬧。我有幸在開幕當天到訪,也確被場內的璀璨氣氛感染,只見在中山路街區及觀光大橋周邊的北港燈區,已變身成五公頃的歷來最大展場,多達三千盞大、小花燈及燈組,遍布於逾二十個燈區中。

  現代人遊燈會,喜愛拍照「呃like」,其實「打卡」的同時,也可感受花燈的特色,甚至箇中蘊含的故事。今年以「友善大地、多元文化、燈會原鄉」為題的台灣燈會,便有多個展區值得留意,像設於會場入口一側的「繽紛雲林二十鄉鎮燈區」,便有代表各城鄉的華麗綵燈,雲林縣素有「農業首都」美譽,只見每組燈飾造型雖各異,卻大多以農產作為設計題材,看 奇趣蔬果或禽畜的花燈賣相,已樂在其中。

  振翅主燈 鳳凰來儀

  不過最矚目,還得數每年皆成為話題的巨型主燈,乘 今年是丁酉雞年,主燈也以肖雞作為造型設計,名為「鳳凰來儀」的主燈高達二十三米,不但有蓄勢待發、振翅翱翔的氣勢,用上一萬九千組的燈光迴路系統及彩色LED燈組,還能綻放出多變的燈影,而在四大副燈、開幕禮的煙花及燈光秀配合下,更是氣象萬千,賞心悅目!

  會場內還有原住民族燈區、宗教祈福燈區及友好城市燈區等,悉數布滿主題綵燈,由繪彩蛋般的賣相,以至Minions、阿拉丁到大同寶寶的可愛卡通人物造型,俱維肖維妙,足以帶來令人難忘的元宵色彩印記。

  網頁:2017taiwanlantern.net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