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事務處設有協助在外香港居住小組,電話熱線:(852)1868。
鶴仙溪遊步道
鶴仙溪沿途景觀豐富。
  在日本沿溪漫步賞紅葉,你或會第一時間想到青森奧入瀨溪,只是位於本州北陸地區石川縣加賀溫泉鄉山中溫泉的鶴仙溪,景觀同樣不賴,一點三公里的遊步道稱得上老幼咸宜,加上此刻正值沿溪紅葉開得最美的時候,乘時來訪,保證能看到日本最美秋色。

  百周年慶 遊步道芭蕉堂

   曾到過奧入瀨溪賞秋,沿途景色雖美,可是全長十多公里的旅程,並不是每個人也能應付得來,這趟來到鶴仙溪,遊趣相近,寫意度卻大大提高,因為整條鶴仙溪遊步道只有約一點三公里長,就是邊走邊拍,一小時內總能走畢,縱然扶老攜幼來訪,一家大小也必逛得興致盎然。

   鶴仙溪位於山中溫泉中心部以南,由山中溫泉巴士總站徒步前來,兩、三分鐘便可來到遊步道起訖點的黑谷橋,記得在本月中旬來訪時,我從對面的白鷺大橋眺望黑谷橋及鶴仙溪,已立時給周遭的染紅秋色迷倒,可是當地旅遊局負責人卻對我說:「鶴仙溪最美的季節還未到呢,大概多待一星期便是時候。」按時間推算,此刻鶴仙溪的秋色,肯定教我周前賞到的還美!

   對當地人來說,鶴仙溪早已享負盛名,原來大約三百二十年前,被譽為日本詩聖的松尾芭蕉便曾在山中溫泉住了足足八個晚上,並在鶴仙溪一帶留下不少足[,只是當年鶴仙溪還沒有名字,要待至百年前的明治時代後期,同對當地景色極為欣賞的著名書法家日下部鳴鶴,才把溪谷冠以自己的鶴字,喚作鶴仙溪;而在一百年前,更築起由黑谷橋至蟋蟀橋的沿溪遊步道,並在黑谷橋附近設立紀念松尾芭蕉的芭蕉堂。正因今年是鶴仙溪遊步道及芭蕉堂的百周年慶,有機會來到當地漫遊賞景,自然更具意義。

  三大名橋 賞盡醉人秋色

   當我走在鶴仙溪遊步道,雖說尚未來到漫山紅葉最美的時刻,可是周遭勝景已教我看得出神,跟同行友人的相機快門聲此起彼落,似乎務要把醉人山色悉數攝入鏡頭。事實上,鶴仙溪一帶的景致也極多元化,既有時緩時急的溪流景觀,也有兩旁日漸轉紅的秋葉,沿路更是古林參天,起伏有致,而在溪流彼岸,不時便可看到臨溪而立的山中溫泉豪華旅館,構成一幅山水畫般的優美圖像,可惜我們是秋日來訪,看不到春日區內櫻公園的盛況,以及夏日川床的寫意環境,但沿途偶爾可見的溪畔垂釣客,以及道明淵附近的小瀑布及采石巖的奇巖怪石,都讓人看得雅意盎然。

   可是置身鶴仙溪,更能吸引我的目光的,還是橫跨溪流的三道名橋,作為起點的黑谷橋本為木橋,來到今日已變作一座石橋,襯以漫山紅葉,景致堪稱一絕。來到中段的綾取橋,則是一道鐵橋,呈S字形、長八十米,猶如從天而降的巨龍般壯觀,橋梁造型採用草月流花道家河原宏的設計,別具特色,成為鶴仙溪上一道亮麗景觀,難怪在我到訪當天,也吸引得不少遊人舉家前來欣賞。當我在綾取橋上拍攝時,當地旅遊局負責人更荍痦茯旓穭U水流,原來綾取橋下面還有另一道小橋,橋的上游水流湍急,而小橋另一方的下游卻突然變得極為平靜,真教我看得嘖嘖稱奇!

   別過綾取橋,繼續沿遊步道往上游走,大約十分鐘後,眼前便出現鶴仙溪的第三道名橋蟋蟀橋,據旅遊局負責人說,原來這道以檜木架設的橋梁,由於周遭經常滿布青苔,常有路難行的危險感覺,而行路危在日語的發音便跟蟋蟀近似,所以這道橋便因此得名。今日所見,蟋蟀橋已成為著名遊點,橋旁紅葉醉人,更成為山中溫泉的地標,一年四季,遊人絡繹不絕。

交通:由JR大阪站乘北陸本線特急列車,約兩小時二十分鐘可達加賀溫泉站,轉巴士至山中溫泉,約半小時可達。
網址:www.yamanaka-spa.or.jp(山中溫泉觀光協會網頁)/www.hot-ishikawa.jp(石川縣觀光情報網頁)
特別注意事項:欲暢遊加賀溫泉鄉,推薦大家可選乘由JR加賀溫泉站開出的加賀周遊巴士(Canbus),巴士有山及海兩條路芋A以JR加賀溫泉站作交匯處,其中山間路豕C日十三班,海邊路走h每日九班,前者載客人遊遍九谷美陶園、山代溫泉、山中溫泉、那谷寺、湯之國森林及X子城等遊點,後者則穿梭九谷燒美術館、月兔之里、加賀果園、橋立漁港及片山津溫泉等地,成人一日乘車券1,000日圓(約93港元),推薦購買兩日券,只售1,200日圓(約11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