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降下61年來最大暴雨,城區猶如汪洋,至少已造成37人死亡、7人失蹤、190萬人受災,相信是京城歷來最嚴重洪災。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已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據初步統計,北京市經濟損失近百億元。
國家減災辦常務副主任、救災司司長張衛星率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工作組,已趕赴北京災區,國家減災辦副主任、救災司副司長李保俊率工作組,趕赴河北災區,查看災情,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據北京市民政局,暴雨洪澇災害造成房山、通州、石景山等11區縣12.4萬人受災,37人死亡,7人失蹤,4.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另據河北省民政廳報告,洪澇災害造成張家口、承德、廊坊等8市56縣區125.2萬人受災,3人死亡,1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和其他需緊急生活救助15.4萬人。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潘安君表示,北京市道路、橋梁、水利工程多處受損,民房多處倒塌。路面塌方31處;5條地鐵運營線路的12個站口因漏水或進水臨時封閉;京原等鐵路臨時停運8條。
為應對這次災害,北京市共出動16萬餘人。自發自願的北京市民更是不計其數,網民自發前往機場接人,雨夜裡走上大街幫助他人回家。
潘安君說,過程中,清醒認識到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城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標準不高;二是防汛指揮的運行機制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防汛減災知識的普及有待提高;四是社會動員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