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總結今屆立會「拉布」爭議最大 |
2012-07-17 (13:31) |
  立法會今屆會期即將在17日午夜前完結,議員總結有不同評價,但最具爭議是近年立法會的「拉布」行為,泛民與建制派議員各持己見。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劉健儀,就立法會過去4年的會期進行總結,她形容目前行政立法關係較之前惡化,相信與行政長官梁振英僭建問題,及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外遊事件影響,令議員提出不信任動議,以及彈劾議案,影響雙方關係。 今屆會期,用了超過80小時審議議員出缺議案,是前所未有。又受到議員「拉布」影響,令很多議員議案無法提交會辯論。她認為,「拉布」是議會的權利,讓少數議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意見,不應被阻止,但期望新一屆立法會可以汲取經驗,研究修改議事規則,不要讓無止境的「拉布」再出現,阻止重要議案獲得通過。行政立法關係有待改善。 劉健儀評論多位政務司長,指與林鄭月娥兩次會面,感覺她會聽意見,而林瑞麟有誠意解決問題,但與唐英年見面時間就較少。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認為,「拉布」癱瘓議會運作,令巿民失望,每次民調都顯示立法會評分,還低於政府,議員應該反省。 金融界議員詹培忠認為,議會演變是無可避免,但需要研究修改議事規則,減少爭論及防止「拉布」。來屆立法會增至70人,估計將有更長辯論,需要更清晰條例減少爭論,條例小組應研究是否限制議員「拉布」。 人民力量黃毓民指「拉布」,是議事規則所容許,而他們在議會內的肢體動作,從未傷人,不算暴力。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近年行政立法關係惡化,是政府施政與巿民期望有落差。 工黨李卓人指,今屆會期最難忘是通過最低工資,他明白巿民對議會有負面印象,但認為是功能組別的問題,引致議會出現較多爭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