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指猩紅熱變種傳播力強
2011-06-22 (10:29)
本港再多一宗猩紅熱奪命個案,這是23日內第2宗,情況罕見。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說,引致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變種,除了傳播力增加,毒性亦可能增強。
由於病菌變種,增加了一種以往存在於口腔的鏈球菌基因,令其黏付在咽喉的能力更強,分泌更高毒素,引致嚴重的炎症反應,增加致命機會。
袁國勇說,經過基因重組後,現時人類的免疫系統難以辨別及控制這種全新病菌。兒童高燒不退,身體出現紅疹,要立即求醫,但不要濫用抗生素,須對症下藥。
 
相關新聞
染猩紅熱死亡學童上星期三開始缺課
2011-06-21 (17:57)
猩紅熱死亡男童幼稚園停課一周
2011-06-21 (16:53)
再有5歲童死於猩紅熱
2011-06-21 (16:38)
猩紅熱高峰料夏季持續
2011-06-20 (16:43)
猩紅熱高發期料夏季持續
2011-06-20 (15:21)
猩紅熱個案419宗
2011-06-20 (14:14)
醫學會倡處方抗生素治猩紅熱
2011-06-20 (14:23)
屯門一小學3宗猩紅熱個案
2011-06-15 (16:18)
染猩紅熱6歲男童需深切治療
2011-06-13 (19:35)
當局做好準備防疫症傳入
2011-06-11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