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三峽集團)首次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正在加快推進建設,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4座巨型水電站。
報告顯示,規劃裝機規模近4300萬千瓦,相當於兩個三峽工程,年發電量約1900億千瓦時。
報告顯示,2002年,國家正式授權三峽集團先期開發,金沙江下游河段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4座水電站。
溪洛渡水電站計劃於2013年投產發電,向家壩水電站計劃於2012年投產發電。目前,三峽集團正積極組織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的籌建工作。
此次是三峽集團首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有人認為,這是三峽的一次「危機公關」,不過,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強調,防洪和抗旱是三峽排在第一位的任務,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供水、航運,然後是漁業的安全。
對於發電任務,陳飛說,電力生產和能源生產,只是作為貫穿這些任務中的一項任務。
他指出,「特別關注長江領域180萬平方公里的氣候變化、水情變化,要做好防更大洪水的準備」。
去年,不同專家說出的三峽能夠抵禦「百年一遇」、「千年一遇」、「萬年一遇」洪水。陳飛回應,三峽設計的標準,是根據歷史上記錄洪水和調查洪水確定的。這是不同概念,不是簡單地說抵禦「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和萬年一遇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