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 )(本報記者陳帆紐約報道)華運(Sky Express)長巴公司發生重大事故之後,運營同一線路的華美(I95 Coach)長巴公司連日來持續遭遇聯邦交通部旗下客車安全管理署的臨檢。檢查人員甚至在華美長巴站外安營紮寨,只要華美長巴公司車輛一駛入站點,檢查人員當即攔截檢查。對於頻繁的檢查行動,負責人陳先生稱「 簡直是苦不堪言」!
華美長巴公司原定昨(16日)晚7點發車前往北卡的大巴,一駛入位於基士堤街的巴士站,當即被早已守候在馬路對面的四名聯邦客車安全管理署檢查人員包抄、攔截。其中三名檢查人員分別對司機的行車紀錄、駕駛執照、車輛的硬件系統進行一一排查後,更包圍著司機進行對話交流,考驗司機的英文能力。
檢查全程耗時一個多小時,檢查人員最後以司機目前仍與不久前被勒令停業的聯合旅遊(United Tours)長巴公司存在僱用關係、通過司機行車紀錄認為司機休息時間不充足為由,禁止巴士發車。華美公司負責人當即調派其他司機到場,直到昨晚9點多,這趟駛往北卡的長巴才得以順利發車。
自從同行華運巴士出事後,華美巴士便受到了交通部門的特別關注。業者陳先生介紹,聯邦交通部的檢查人員每天都到長巴站來安營紮寨,只要看見長巴一靠站,立馬上前檢查。而每次一查,少則1個多小時,長則3個多小時。在每一次的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總是要找出些問題,以便開出罰單。陳先生說,過去兩年的運營中,罰單沒吃過一張,如今半個月左右便收到罰單30多張。
陳先生表示,作為業者,願意配合交通部門的檢查。只是他認為,交通部門的檢查人員不能無事找碴,有意刁難。例如原本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檢查過程,檢查人員每來一次耗時2、3個小時,耽誤巴士發車,也引發許多乘客不滿退票。陳先生說,長此以往,華美長巴肯定要被交通部這樣拖沓的執法而拖垮。
陳先生說,現時不僅紐約查得嚴,車輛駛往北卡的路途中,常常要接受多次檢查,三步一個卡,兩步一個關。一趟出車有時吃到的罰單多達4、5張,罰單內容不是窗戶玻璃有裂縫、車門把手無標識,就是司機英文不好等。然而,頻發、拖沓的臨檢導致司機的休息時間被嚴重耽誤。
陳先生表示,司機出車到北卡,車時約8個小時,抵達北卡後便可換班休息。但因路上臨檢頻出,檢查耗時長,令出車到北卡的時間常常從原本的8個小時增加到13、4個小時。司機因為臨檢而被耽擱在路上,無形中大大影響了司機的休息時間。
陳先生呼籲選區的民意代表,切實關注現時長巴的生存狀態,而不是說說立法的空話。
業者和交通執法部門雙方的相互理解、合作與溝通,才是促進長巴業安全行車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