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 )(本報記者丁曙洛杉磯報道)美國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13日召開電話會議指出,美國82%的中小學校今年將無法達到「有教無類教育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簡稱NCLB)設定的目標,呼籲國會修法為教育界提供適度的靈活性。此間華人教委認為應當堅持教育改革的方向。
鄧肯說,依據NCLB教育法,高中以下學生的英語、數學兩科測驗分數,達到熟練程度(Proficiency)的比例,今年要比去年成長45%。但是,82%的中小學校將無法實現。他表示,「儘管我們都有教育改革的認知和長期的計畫,但是目前這項法律仍然有效,而且要等到4年後期滿才能重新立法。我們的孩子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接受學校教育,沒有時間再等待改革。」他呼籲國會立即修訂「有教無類教育法」,在今年秋季完成修法工作。
對此,南帕沙迪那學區教委盧國文說,「有教無類教育法」設定的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在2014年要求100%的學生都能達到學習優良的成績,但這是不現實的。因為一部分學生有特殊情況,例如,新移民源源不斷來美國,他們有語言障礙,短時期間還不能達到英文熟練的程度。
另一些學生有自己的追求,他們的興趣不在學習英語和數學方面。但是,「有教無類教育法」作為一個目標,附設了許多輔助計畫,對於學生和學校而言,有一定的促進和幫助作用,鞭策他們朝著大目標邁進,對於提升教育品質有作用。不過,他對於82%的中小學校無法達成年度進步目標感到吃驚。
前阿罕布拉學區教委黃趙企晨說,「有教無類教育法」設定的教育目標是不應該放棄的。2001年政府和國會通力合作制定了該項劃時代的教育法,如今在執行中遭遇了困難,落差如此之大始料未及。但她認為,教育改革的進程可以放慢,但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能放棄。例如,「有教無類教育法」引入競爭機制,成立了「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她的孫女目前在橙縣藝術表演學校就讀7年級,這是一所特許學校,政府撥給經費,各個學生的家長每年也贊助幾千元,該校的學術表現比多數公立學校好,費用比私立學校便宜很多,這就是教育改革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