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毒工場或致命 警員需獲全面訓練
2011-06-07 (05:21)
(多倫多 )(綜合報道)加拿大的警員、消防員和緊急救護員不經意走進大麻種植場和製毒工場時,會面對不少危險,所以需要獲得較佳訓練,以免誤中陷阱受傷或死亡。

        上述是聯邦司法部最近調查加國3大人口集中地30多名前線人員後得出的強烈信息。

        今春完成的調查報告指出,受訪者指該類「碰上的發現」令他們最關注的是,一旦進入現場時面對的安全和健康風險。製毒工場通常會有具殺傷力的裝置和陷阱,阻止警方調查和防盜。

        聯邦及省於2002年開始推出計劃,對付日增的室內大麻種植場和製毒工場,計劃的其中部份是調查全國36名緊急救援人員。

        《加通社》透過《知情法》取得該份3月24日的報告副本。調查包括電話訪問了除大西洋省份以外,各省的警員、消防員、緊急救護人員和加拿大衛生部7名化學家。

        每名受訪者平均每年面對5宗到10宗涉及製毒工場個案,10宗到20宗涉及大麻種植場,間或有房屋發生火警、爆炸或醫療緊急事故,在所有個案中近半數事前並未有警告指現場有非法活動。

        調查舉例在安省發現的不少具殺傷力裝置,包括連接屋門和窗戶的電線,或有人進入現場時,預設的裝置就會散發有毒化學物。許多受訪者擔心會誤觸這類陷阱,又或突然發覺自己身陷會遭槍擊或被炸傷的險境。

        會碰上具殺傷力裝置

        大麻種植場的用電量通常是一般房屋的3倍到10倍,換言之,當消防員提著水管衝進房子時,會大大增加觸電危險。這類高風險現場其實不應用水去滅火。至於製毒工場尤其是製造冰毒者,散發的毒氣能夠滲入一般標準的保護衣物。

        加拿大衛生部的化學家面對這類風險的機會最低,因為該類非法工場會先經警員和消防員徹底檢查,確保安全後,他們才會展開工作。他們受訪時表示,仍然擔心殘存現場的毒素,會威脅安全和健康。

        受訪的緊急救援人員要求有關當局增加撥款購買裝備,包括便攜式空氣監測器,可獨立用呼吸器和保護衣物;亦要求有較佳訓練、設立標準的省或全國規例以及更多資訊交流。另有人要求設立經特別訓練的應變單位,處理在大麻屋和製毒工場的緊急事故。

        聯邦司法部發言人賽恩登表示,仍在審視該報告,現階段未有改變標準做法。渥太華警方緝毒組每年平均處理30宗大麻屋個案。有組員表示,成員均曾受訓,在進入大麻屋時查察有否奪命裝置,但有時亦不易肯定大麻屋內的電線裝置是馬虎了事,抑或蓄意對付強闖者。資料來源: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