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總統馬英九表示,提出兩岸「相互不承認主權,但相互不否認治權」的理念,不但可解釋目前兩岸現狀,也可為雙方未來的關係發展,提供一個空間。
馬英九上午接見「世界國際法學會2011年亞太區域會議」與會學者時表示,台灣在國際社會,有許多實際困難。邦交國只有23個,所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台灣參加非常有限,雖然NGO(非政府組織)參加很多,但對台灣國際地位幫助還是較有限,處於非常特殊的狀況。
他續說,台灣跟大陸的情況,與德國、韓國不同,必須發展出一套屬於台灣、能有效解決兩岸問題的規範。台灣在國際上遭遇到的困難,最主要就是來自兩岸關係過去的對立,因此3年來,政府緩和對立,也看到和平曙光,台灣國際參與才能比過去更擴大。
馬英九指出,這就是為何他發展出一套兩岸「相互不承認主權,跟相互不否認治權」理念,希望一方面可解釋兩岸現狀,當兩岸許多政府機關在一起協商並簽訂協議時,雖然彼此無法承認對方的主權主張,但「你不可能否認它的存在,這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