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大學政治學教授: 拉登滅亡促使基地分化
2011-05-04 (05:25)
(三藩市 )(本報記者謝玨報道)基地組織頭子拉登在美軍突襲下被擊斃,三藩市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政治教授及中東研究助理尊尼斯(Stephen Zunes)認為,恐怖組織短期內發動大規模恐襲機會不大,而美軍將其屍體進行海葬,是為免拉登落葬地成為其追隨著朝聖之地。

         尊尼斯指,拉登在美軍行動中被殺而非生擒,他相信奧巴馬最初的命令應該是將其逮捕,但追捕過程中美方遭到了強烈的抵抗,情勢複雜難免無可控制。

         拉登死後美方並未將其埋葬在美國的土地上,而是選擇在北阿拉伯海海葬,尊尼斯則認為:「這是為了避免給拉登的追隨者提供集會以及朝聖的場地。」如果將拉登的屍首土葬,那麼其追隨者很有可能將其埋葬地視為聖地,進行集會或其他恐怖主義活動。

         對於證實去年八月美方已知道拉登藏匿的位置,其間一直在等待時機採取行動的說法,尊尼斯說,美方應該一直有關於拉登的動向的線索,只是並沒有完全證實,也未有十足把握,因而一直等到如今才行動。

         尊尼斯認為恐怖組織在短期內發動大規模報復行動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因為在這十年中,組織內部發生了眾多變化,集權化程度也有所下降,加之美方對其的打擊,使得一些組織成員產生了消極情緒。

         在尊尼斯看來,從總體上說,拉登的死對於美國打擊恐怖主義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可能導致基地組織內部領導階層潛在的空缺,並使組織內部的分裂加劇。而在阿拉伯世界發生的眾多非暴力民主陣營的起義,對於控制極端主義,促進社會文明,以及創造一個更少滋生恐怖主義的社會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拉登一直堅持只有通過他所謂的對於意識形態的強烈反抗和有計劃的屠殺才能推翻美國支持下的阿拉伯獨裁。但事實上,從1995年他第一次襲擊美國在沙特的駐紮部隊開始,他從未推翻任何阿拉伯政權。大多數阿拉伯國家認為他的方式不僅在道德上應受到譴責,並且給獨裁政府對於持有不同意見者的打壓提供了理由。因此,為數眾多的中東人認為,有策略性的非暴力行動是更為有力的推翻獨裁政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