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探討保護長者途徑
2011-04-30 (05:22)
(多倫多 )(本報記者)就月前華人社區有長者被疏忽照顧而導致入院事件,耆暉會的保護長者華語熱線接獲查詢電話次數上升10%,當中部分長者可能處於受虐的境況。該會與相關長者服務機構和組織於昨天舉行研討會,共同探討防止虐老方法及如何提升資源配套,近百人出席活動。

        大會邀請學者和社區服務機構同工擔任主講嘉賓,包括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Shiela Neysmith、約克區警隊長者支援聯絡Kim Majlik警官、提倡長者權益中心(Advocacy Centre for the Elderly)總幹事Judith Wahl律師、中區社區護理統籌中心(Central Community Care Access Centre)首席行政總監Cathy Szabo、耆暉會首席行政總監梁樂欣及耆暉會服務總監梅羅妙玲。

        近百位服務長者人士,分別代表醫院、長者服務機構、新移民服務機構、社區護理統籌中心、家庭服務中心及心理健康服務等30多個機構出席研討會。

        耆暉會服務總監梅羅妙玲稱,月前有長者被疏忽照顧而導致入院事件,該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談論有關虐老問題,其後保護長者華語熱線接獲的查詢電話數目較以往上升10%。當中耆老查詢時,有部分可能處於受虐境況,有待義工與當事人詳談才確知如何協助;同時照顧長者的人士致電查詢也有增加,他們了解照顧耆老時是否產生虐待成分。

        希望加強社會服務機構合作

        該會首席行政總監梁樂欣表示,這次舉辦研討會的原因,是希望加強社會及健康支援服務機構間的緊密合作機會,預防及跟進社會上虐老問題。正如與會嘉賓指出,虐老問題並非個別家庭問題,而是關乎社會問題;藉著傳媒廣泛報道,加強市民有關意識。

        其實,不同的文化背景發生虐老情況也有差異。在西方社會,長者擁有其資產物業,可能被親人或他人挪用房屋或金錢。梁樂欣指出,中國文化以孝道為先,老人家受到後輩尊重。但有些人誤以為長者年紀老邁,所以不讓耆老自作主張,也不許有決策權,反而會令長者感到不受尊重,這樣比拿去其錢財更甚。無論是中西方社會,讓長者表達意見,這是最基本的預防虐老方法。

        多大教授介紹虐老問題研究

        在研討會上,多大教授Shiela Neysmith分享她多年來於虐老研究上的分析及結果,並提出多個服務模式的建議、以及該等服務模式的影響及對服務提供者的挑戰。而Kim Majlik警官主要講解警隊在預防虐老及介入虐老情況的角色,並特別提出服務機構如何與警隊共同處理少數族裔社區出現的虐老問題。

        Judith Wahl律師向與會者介紹其中心於預防虐老及介入虐老情況的角色,強調安省長者的法律權益,以及長者怎樣可以自我保護,當中提出多個如何合作打擊虐老情況。至於Cathy Szabo說明社區護理服務統籌中心的角色及作用,以及社區為高風險被虐長者而有的實質資源;並且與服務機構如何合作預防長者被虐。

        此外,耆暉會與多倫多大學社會學系共同研究華人社區虐老和忽略照顧的情況,並發表「虐待和忽略長者的隱象」的報告,由梁樂欣講解研究結果及內容;梅羅妙玲介紹該會的耆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