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倫多 )(綜合報道) 《多倫多星報》通過《知情法》取得的資料顯示隸屬荷頓公校教育局(Halton Public Board)的旺市White Oaks Secondary School在2008/09學年總共收取了所謂「學校籌得資金」150萬元,成為大多倫多地區循自行開源途徑取得最多款項的中學。
隸屬約克區公校教育局的萬錦區中學(Markham District High School)也於同一學年額外獲115萬元,所籌得款項是同一教育局旗下的Milliken Mills中學的四倍。
學校貧富懸殊趨嚴重
在上月《星報》的一系列學校籌款報道中,分別在賓頓市(Brampton)、卡利登(Caledon)、密西沙加(Mississauga)和多倫多的四所中學分別籌得逾百萬元,引起公眾關注安省教育體制內學校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根據《知情法》取得的資料發現在大多倫多地區的10個教育局內,有些學校除了獲得省府例行課外活動資助之外,有能力循不同途徑籌得數以十萬元計額外金錢支付課外活動,有些學校籌得的款項微不足道,甚至不獲分文。
約克區教育局和荷頓區教育局的最新資料也是通過《知情法》取得的。初時約克區教育局拒絕《星報》的要求,經省府仲裁員干預後才屈服。荷頓區教育局初時只提供不完整資料,本月才提供新數據。杜咸公校教育局拒絕發放數據。
這些額外資金來源迥異,包括學生實地考察收費、學校食堂的收入和自動售物機收入與籌款活動,也包括學生活動收費、運動費和課程資料收費。
安省家長倡權團體People for Education指出很多學校的收費違反《教育法》(Education Act)。該團體周四公布的數據將顯示籌得的金錢沒有公正分配,有些更不知所蹤。
省府在本月內公布的新指引可能禁止一些收費。
鑑於新指引很快出爐,以學生人數計算籌得最多的荷頓區教育局今年初實施新政策,列明標準註冊、基本課程資料等各方面學校再不能收費。資料來源: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