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古蹟景賢里的修復工程,在保育專家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湯國華教授的監督下,經歷逾2年在景賢里大宅內及其他地方進行的繁重復修工作經已完成,公眾人士將可首次踏足大宅,欣賞其建築特色。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將於4月2日至25日的周末,包括復活節假期(4月22日至25日),在景賢里舉行為期十日的開放日,讓公眾參觀大宅。
發展局發言人今日表示,隨著景賢里的修復工程完成,下一項挑戰是為它尋找合適的用途,務求達致使文物保育工作得以持續及開放予公眾參觀的目標。
發言人指,會把景賢里納入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以決定該歷史建築最合適的活化用途,並交由非牟利機構管理。第三期活化計劃的詳情將於6月公布。他們希望開放日有助引發公眾就該古蹟的活化用途提出意見及建議。當局將於開放日期間向參觀者派發意見卡,讓他們發表意見。
景賢里原名「禧廬」,於1937年由廣東商人及慈善家岑日初及岑李寶麟所建。大宅巧妙地糅合中西建築特色,展示了香港戰前時期上乘的建築技術及工藝。
景賢里於2008年7月正式列為法定古蹟,獲永久法定保護。透過國家文物局的協助,政府委聘了湯國華教授制訂修復工程計劃。修復工程於2008年9月展開,並於2010年12月大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