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參與勸捐幹細胞
2011-03-06 (05:30)
(溫哥華 )(本報記者馮瑞熊)鑑於加拿大華人幹細胞登記率偏低,其中年輕人的登記更屬「低中之低」,卑詩省的一群大學生,為呼籲其他年輕人參與今年3月26日的全國華人幹細胞登記,實行以身作則,成為今次行動的青年大使(Youth Ambassador)。除進行網上調查、舉行工作坊之外,更在校內展開登記活動,希望更多華裔青年加入登記幹細胞捐贈者行列。相關新聞見A5

        其中一個青年大使、卑詩大學(UBC)醫學院二年級學生陳睿,周五在326全國華人幹細胞登記行動記者會後表示,她是去年在電視報道中,看到因太遲才找到合適幹細胞、不幸病逝的多倫多血癌女病人譚家宜(Carolyn Tam)臨終前拍下的呼籲,深受感動,就與其他華裔同學商議後,主動致電給加華幹細胞協會(OtherHalf-Chinese Stem Cell Initative)主席吳姜國珊,希望就華人幹細胞登記做一項網上調查,以及在華人幹細胞登記工作方面,能夠積極參與,盡一點力。

        十多位大學生擔任青年大使

        326全國華人幹細胞登記行動溫哥華共同主席之一陳露玲指出,當她從吳姜國珊得悉陳睿的建議後,深受感動,更希望能集合年輕人的力量,號召其他年輕人加入勸捐行列。而為了招募更多人參與推動工作,陳露玲又聯絡西門菲沙大學(SFU),結果連同陳睿在內,一共找到十多個大學生,成為今次行為的青年大使。

        陳睿稱,今年1月初開始,她與四個同屬UBC醫學院二年級學生,在網上向UBC學生展開有關幹細胞登記的調查,調查仍在進行中。但初步分析共189個受訪者的回應,發現只有8%受訪者有幹細胞登記;也就是說,92%還沒有登記,而沒有登記的三大理由是:不知怎樣登記、資訊不足夠以及怕痛。

        不願登記只因怕痛

        陳睿又指出,從初步分析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對捐贈幹細胞存有誤解,好像幹細胞登記,只須用棉棒採集口腔壁細胞手續,絕無痛楚;就算要捐出幹細胞時,也只會採用外圍式捐贈方法(Peripheral Stem Cell Donation Method),跟捐血差不多,不會令人感到疼痛。因此她們於3月8日及10日,在UBC舉行兩個工作坊,除提供有關資訊及教育外,更希望鼓勵同學作幹細胞登記。

        另外,在3月26日全國華人幹細胞登記舉行之前,即3月22日及24日,陳睿等人又會在UBC學生會大樓舉行小型的幹細胞登記。

        而在周五記者會之後,在UBC李國賢醫學中心舉行的幹細胞登記,一小時內,已經有17位學生登記,陳睿對有此成績,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