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百分一富人付稅佔總額兩成半
2011-02-22 (05:26)
(歐洲 )(本報訊)英國媒體報道稱,本財政年度預計3060萬人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其中27.5萬人需按新稅率納稅,支付414億鎊稅款,佔英國所得稅歲入總額25.7%。在上一財政年度,同一比例的所得稅歲入由64.8萬名高收入納稅人繳納。據悉,這一變化源於前工黨政府在去年4月推行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按照新規定,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為50%。

        英國民間機構稅收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墨菲通過指出,這正是英國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的自然反映,「他們掙得更多,所以富人當然要交更多的稅」。

        2011年2月,英國稅務海關總署公布本財政年度所得稅收入預期報告,1%高收入人群將繳納政府所得稅歲入總額的四分之一。英國特許稅務公會稅收政策負責人約翰•懷廷稱,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很簡單:富人變得更富。

        據其介紹,英國的收入差距正在變得越來越大,更多財富正集中到最上層,這部分人數較少的納稅人對於英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重要。

        對於大多數英國媒體而言,1%的人繳納四分之一的稅,英國民眾更關注,是英國民眾對於大企業和富豪避稅醜聞的不滿。

        從去年10月起,英國民眾開始了自發的草根抗議活動「完整英國(UK Uncut)」。

        去年10月27日,一群抗議者在電信巨頭沃達豐的倫敦店面前舉行靜坐,抗議該公司和英國政府達成協議,免去沃達豐數十億鎊的稅金。抗議活動的組織者表示,像沃達豐這樣的企業,盡管財大氣粗,然而它完全依靠消費者(為生),所以抗議活動將對其品牌帶來嚴重影響。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稱,目前正向22家大公司追討總額149億英鎊的稅款。

        最富的人繳納最高比例的收入所得稅,這在英國社會早已成為共識。問題是,這個比例能高到何種程度。在英國兩個多世紀的收入所得稅歷史上,此項社會財富重新分配的重要手段一直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而不斷調整。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收入所得稅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直到身為保守黨成員的戴卓爾夫人上台後,才改變了一些情況。其間,基礎稅率從33%下調至25%;高稅率則從83%減少到40%。她希望借此促進創業和私營經濟的發展。

        戴卓爾夫人的這一舉措也被後來的工黨所效倣。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時,承諾不會提高基本稅率;2007年,身為工黨成員的白高敦當選首相後,還將基礎稅率從22%減少到20%。金融危機爆發後,英國經濟持續低迷,公共支出被迫收緊。為了增加開支,時任工黨政府去年4月一反持續減稅的步伐,對最富有的英國人增稅。

        英國稅收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墨菲卻認為,英國稅收體系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富人太友好,尤其是大企業。

        據其研究,這些公司通常都會設法讓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免稅或者利用海外注冊的公司來避稅。

        據估算,英國每年由避稅行為導致政府少收250億鎊的稅金,其中富人和大企業幾乎各佔一半。

        墨菲稱,並沒有證據顯示高稅收會把富人趕走。事實上,倫敦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對於高稅收並沒有不悅,因為他們知道稅收將用來培養勞動力,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