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五都選戰策略透視兩岸關係前景
2010-12-05 (05:50)
(歐洲 )台灣五都選舉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除了看藍營贏席數、綠營贏票數的結果,還可結合在選舉過程中兩大陣營所運用的策略,測試北京方面「經濟懷柔」的初步成效。

        台灣的總統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在這次五個直轄市市長選舉中,險保三席,南部兩席則以大比數輸給民進黨,總得票因而比民進黨少四十萬。鑒於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是以總票數決輸贏,民進黨在五都選戰中總票數超過國民黨,會否引起國民黨的警覺,並且調整部署,以迎接二○一二年的大決戰?值得繼續觀察。

        相對於陳水扁時代民進黨訴諸悲情、統獨議題及扯裂族群的策略,蔡英文打「溫和理性牌」,帶領民進黨贏得比國民黨更多的選票。民進黨票數優勢,令主席蔡英文雖然個人在市長席位之爭上輸了,但仍然穩坐黨領導地位,成為兩年後與馬英九角逐總統寶座的熱門人選。

        論黨內資歷,蔡英文比不上「四大天王」,這個表面缺點反而成為她的優點,讓她可以扭轉陳水扁路線。她就任黨主席後幾次選舉,民進黨表現不但從谷底反彈,還局部反勝國民黨,鞏固了她在山頭林立的民進黨中的領導地位,說明她的路線得到選民背書。

        蔡英文走其「清新」路線,並非純因其個人性格和學者風格,而是包含精確的選舉盤算。這方面,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可謂間接幫了一把。

        馬英九就任後,兩岸關係緩和,對台灣民眾的經濟實惠有增無已。台灣不但與亞洲其他地區一起受惠於中國大陸而早早擺脫金融海嘯的衝擊,還與大陸簽署了簡稱ECFA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蘊含無限商機。儘管馬英九內政方面的個別措施和應急反應遭社會詬病,但他處理兩岸關係的進退受到台灣大部分人認同,社會整體氣氛遠比陳水扁執政時緩和,經濟民生明顯好轉。

        早前蔡英文與馬英九在電視辯論應否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民意調查顯示馬英九大勝。以民進黨的敏銳政治觸覺,勢必已經覺察到台灣大部分民眾已經不再認同陳水扁的理念。

        今次五都選舉沒有甚麼具實力的非民進黨深綠人士角逐,蔡英文不需要花太多努力去保住深綠基本盤。不打悲情及族群分裂牌,少談兩岸關係,成為避重就輕以爭取中間選民的策略,結果成功在國民黨北部大本營挖票。

        民進黨在今次選舉中,少操弄台獨議題,是因為看到現階段「不統不獨」維持現狀的民意浩浩蕩蕩,不得不因應形勢調整策略。今次策略運用的成功,預計民進黨會繼續少在兩岸問題上興波作浪,但距離民進黨修改黨章、與台獨意識型態切割之日尚遠。

        台灣有民調顯示:希望「永遠」保持不統不獨現狀者有增加趨勢。在國家統一問題上,預計兩岸雙方都會深化經濟合作,並且進行社會、文化、教育等範疇的全方位交流,這比日夕進行統獨的口水戰要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