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體會後指營養不足 主教:食物庫餐單應改革
2010-10-11 (05:16)
(多倫多 )(本報記者)中國俗語有云:「飽漢不知餓漢飢」。飽食終日的人哪能對依賴食物庫過活者的感受有真正的了解?聖公會多倫多教區華裔主教余天錫在參與由安省多個團體發起的提高對貧困人士的社會援助運動(Put Food in the Budget)中,通過在3天以食物庫食品為生的親身體驗,便深感食物庫應該有一個更好的機制來替代。

        在參與本次活動的眾多機構中,聖公會多倫多教區大主教Colin Johnson和主教余天錫共率領兩百多名會眾參與了Do The Math挑戰。其方法是,主辦機構為參與者提供一份典型的食物庫食品清單,該清單上的食物夠一個人吃3天,這包括:兩盒Kraft 即食晚餐、3盒軟包裝果汁飲品、夠3餐的大米、兩小罐湯、一盒穀麥片(cereal)或3包即食燕麥;以下任選兩樣:175克金槍魚罐頭、雞或火雞罐頭、一小罐花生醬、3隻雞蛋;兩小罐蔬菜罐頭或一罐蔬菜、一罐水果、一個馬鈴薯、一個洋蔥、一罐豆子、3個燕麥餅乾、一夸脫牛奶、一條麵包或以米代替麵包。

        在嚴格遵循上述餐單的3天裡,余天錫主教還每天寫博客,記錄自己的感受。總的感覺是,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過低,且沒有甚麼新鮮食物,絕大多數是含碳水化合物、含鹽和含脂肪很高的食物。這樣的食物雖然可以讓人吃飽,甚至於讓人增肥,但卻不會從中獲得足夠的營養,更談不上單調的罐頭飲食,會讓人有對食物的味道的享受。余天錫主教在他的博客中寫道:「在這3天中,對我誘惑最大的是桌上的那根鮮美的香蕉,但我又不能吃它。」由此可見,一個長期靠食物庫生存的人,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