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加大研發 可取代腎臟移植和洗腎 人工腎臟成功問世
2010-09-04 (05:31)
(三藩市 )(本報記者施秋羽三藩市報道)美國嚴重腎臟病患者每年估計有超過50萬人,許多病患都需依靠腎臟移植才能延命,然而僧多粥少,數以千計的病患最終因等不到器官捐贈而過世。三藩市加大(UCSF)近期研發出可移植式的人工腎臟,未來除了可以解決病患等不到腎臟的問題外,更可能取代洗腎這類成本昂貴的腎臟病治療方式。

        由三藩市加大生物工程與治療科學部副教授洛依(Shuvo Roy)所率領的團隊近期成功研發出標準化的人工腎臟,這顆腎臟具有上千個的微型過濾網,並採取生物反應設計,可以模仿真實人體腎臟的代謝功能與水平衡調控功能。

        據了解,人工腎臟的研發結合工程師、生物學家以及醫師的共同合作,最早該計劃在密西根州研究機構進行時,人工腎臟的組件所佔去空間足足有一個房間這麼大,科學家多年來思考如何將這個有一個房間這麼大的「腎臟」縮小到能夠植入人體的大小範圍內,而洛依的研究團隊決定採用矽材質來設計,最後成功將人工腎臟做成僅有咖啡杯大小。

        洛依指出,人工腎臟問世,主要希望解決腎臟捐贈人不足的問題,每年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患者也可望能夠逃過腎衰竭而不治的命運,成本方面也預料比傳統的人體腎臟移植要來得低,而且人工腎臟移植並不具有傳統腎臟移植時病人本身恐產生排斥的問題。

        目前洛依的人工腎臟已經開始運用於動物身上,預計在5∼7年之內,就會在臨床實驗中運用與人體之上。據統計,在美每年有50萬名病患承受末期腎臟病或者慢性腎衰竭,目前唯有腎臟移植可以醫治,腎病比例每年也以約5∼7%成長,主要因為高血壓與糖尿病病患人數增加,同時併發腎病。

        根據器官捐贈組織估計,目前全國腎臟捐贈等待名單上共有8.5萬名病患,但平均每年只有1.7萬顆腎臟可供移植,等待名單上每年都有上千人因等待不到器官移植而過世。

        此外,洛依的人工腎臟也可望能取代洗腎。全美大該有35萬名病患依賴洗腎來維持健康狀況。一般病患一周需要洗腎3次,一次3∼5個小時,洗腎主要原理就是將血液透過洗腎機抽出後進行循環過濾。雖然是一類普遍的治療方式,但洗腎只能取代13%的腎臟功能,也只有35%的病患可以活過5年。洗腎成本不菲,紅藍白卡健保每年支付250億元用來治療腎衰竭。而每位洗腎病患平均一年可花去紅藍白卡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