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一周2起自殺 專家籲社區協力防止 |
2010-08-05 (05:27) |
(紐約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華埠最近一周兩起自殺事件引起社區高度關注,市議員陳倩雯昨(3日)與社區服務組織和醫療界代表齊聚中華公所商討對策,他們呼籲人生遭遇寒流的華人積極利用社區資源尋求幫助,不要認為面前只有一條絕路,很多時候只要找到人傾訴和傾聽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陳倩雯表示,華埠一周兩起自殺不可小覷,很多時候華人遇到困難不敢出來尋求幫助最終才釀成悲劇,事實上社區在精神健康和自殺預防方面有很多資源,而處於困境的人士只要找到人,把心裡的苦悶講出來,感覺就會好得多。她呼籲社區齊心協力推廣防範自殺的宣傳,另外她也建議增加一些工作培訓特別是針對中老年勞工的培訓,讓他們可以度過難關。 以色列醫院亞裔服務主任陳傲娣表示,目前華人精神病患越來越多,而造成憂鬱症的原因很多,也需要團體一起提供幫助。 越棉寮社區中心主任鄭石表示很多華人患上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非常難為情,寧願一個人封閉起來。其實有自殺念頭的人在結束生命之前都希望有人過來跟他講句話,一句話可以救人一命。他呼籲人們對自己的親友要關懷,發現情緒問題立即進行開導。同時他也提出日前自殺身亡的閩籍婦女陳雪紅丈夫因為年紀大找不到工作增加了她的精神負擔,其實她的丈夫也只有40多歲,由此可以看出,看似個人行為的自殺其實更多是社會因素造成的。 王嘉廉社區醫療中心精神衛生服務計劃主任陳茂全表示,調查發現75%死前一年見過醫生,45%的病人死前一個月前見過醫生,但他們見的並不是心理醫生,而是家庭醫生,所以家庭醫生站在發現隱患的前沿。王嘉廉的心理康復項目多年前已經開始對其門診病人進行心理健康自動篩檢,發現有隱患的病人立即提供專科醫療。 另外家庭成員的細心觀察和開導是預防自殺的重要環節,華埠心理安康家屬互援會代表,病患家屬林女士表示,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受人歧視,家屬也開始迴避和封閉,不敢接受現實,但病人即時治療非常重要。家屬應該勇敢走出,把精神病當成普通的病,『精神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不去治療。』她說。 心理安康一線牽主任羅潔表示,這條熱線服務社區近十年,大多致電者都是憂鬱症患者,不過對比十年前,華裔社區在精神健康的意識方面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以前打來的都是有自殺傾向的重症患者,現在出現一點症狀都會打來。』她說。 包括中華公所主席伍權碩、寧陽會館主席陳煥湘、聯城公所副主席吳國基、中華公所顧問于金山、亞洲人平等會行政總監瞿遠義、亞裔婦女中心總監黎慕鵬、亞裔健康與社會服務機構總監蔡創業和華埠服務社代表于治平等也參加了會議。 社區心理健康援助諮訊:心理安康一線牽(華語援助熱線):1(877) 990-8585。高雲尼醫院流動應急小組(緊急情況下可幫助阻止悲劇發生):1(212) 238-7519。亞裔婦女中心熱線:1(888) 888-7702。家屬互援會:每月第四個周二下午6到8點家屬聚會,地點中央街168號三樓,聯絡人:文小姐1(718) 264-509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