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安省博物館見證侏羅紀初期 展出恐龍蛋和胚胎化石 |
2010-05-08 (05:18) |
(多倫多 )(本報記者)皇家安省博物館於明天(8日)起至今年7月4日,將推出一項極之珍貴的南非恐龍蛋和胚胎化石展覽,它們已有1.9 億年歷史,是侏羅紀初期的見證。 該項「南非恐龍蛋和胚胎非凡化石展」(Dinosaur Eggs & Babies: Remarkable Fossils from South Africa),是假皇家安省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的恐龍年代展館(James and Louise Temerty Gallery of the Age of Dinosaurs)及哺乳動物年代展館(Reed Gallery of the Age of Mammals)之內舉行。最引人注目的展品,就是具有1.9億年歷史的大椎龍蛋窩胚胎化石與及大椎龍蛋巢化石。 展品具1.9億年歷史 前者是由南非著名古生物學家基欽博士(Dr. James Kitching),早於1976年在南非金門高地國家公園(Golden Gate Highlands National Park)內發現,但蛋窩內的胚胎所屬恐龍類別,卻是至2004年才獲證實是大椎龍(Massospondylus)。後者則是由皇家安省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艾雲斯博士(Dr. David Evans),於2005年在南非金門高地國家公園Rooidraai考古址發現,整個蛋巢內約有30隻大椎龍蛋,每隻蛋大小與鵝蛋相若。 希臘文意為「巨大的脊椎」 根據恐龍研究資料指出,大椎龍又名巨椎龍,屬名在希臘文意為「巨大的脊椎」。 大椎龍生存於侏儸紀初期,約2億年前到1億8300萬年前,牠是種中等大小的原蜥腳類恐龍,身長約4公尺,體重接近135公斤,少數的研究則估計大椎龍的身長可達6公尺。 大椎龍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四足動物,但2007年的一份對於前肢生理構造的研究,則認為從牠們的動作範圍,排除了慣常四足步伐的可能。 這個研究也認為大椎龍手部轉動的幅度有限,排除了以指關節著地或其他形式的行走方式。 在其他方面,大椎龍是種典型的原蜥腳類恐龍。牠們的身體修長,頸部長,具有大約9節長頸椎、13節背椎、3節薦椎、以及至少40節尾椎。恥骨朝前,如同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龍。與同為原蜥腳類的板龍相比,大椎龍的身體較為輕型。 公眾要瞭解更多有關該項展覽的資料,可瀏覽皇家安省博物館互聯網址www.rom.on.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