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首次「打擊公害法」打假 「假貨三角島」付80萬元和解
2010-04-08 (04:59)
(紐約 )(本報記者廖國文紐約報道 )兩年前遭到紐約市政府以販賣仿冒品的理由查封,位於華埠堅尼路、獲加街及中央街交界,被市府稱作「假貨三角島」(Counterfeit Triangle) 的物業業主,昨(6日)終於和市府達成80萬元的和解協議,這是市府首次利用「打擊公害法」(Nuisance Abatement Law) 針對打假活動,並且取得重大成效,有律師認為,這對華埠業主已產生警惕作用,亦會逐漸改變華埠的面貌。

         市長辦公室特別行動小組於2008年2月採取行動,突擊查封上述的大樓,並起獲大批仿冒的手表、珠寶及手袋貨品,涉及的品牌包括勞力士、Tiffany、Coach、Gucci、Chanel、Fendi、Burberry等,當時估計的市值約達100萬元。市府並以針對掃黃掃毒的「打擊公害法」對業主作出民事起訴,同時以違反消防及建築條例等將物業查封。

         市長彭博表示,業主是有責任管理好旗下的物業,禁止任何非法活動,包括販賣仿冒貨品,他強調,業主如坐視不理,市府將會作出起訴、查封物業,同時會徵收高額的罰款,「假貨三角島」便是一個最佳例子,業主應引以為鑑。

         根據和解協議,業主除了要向市府支付80萬元外,還必須承諾嚴格監管物業的用途,絕不容易再有租客販售仿冒品。而這幢關閉已有兩年多的物業,預料將於短期內重開。

         對打假官司有豐富經驗,也是「假貨三角島」業主代表律師的翁振信指出,對於和解的金額他不予評論,強調業主願意與市府合作,杜絕日後的假貨活動,包括已解除所有舊租約,店鋪將會以重新的面貌出現。據了解,業主將不會再以細鋪形式招租,並有意引入大型的連鎖店進駐。

         不過,翁振信指出,物業關閉兩年多,並非因為禁令所致,事實上,被市府查封後兩個多月,他已成功向法庭要求取消查封令,正如毗鄰同一時間遭查封的新世界中心,很快便重新開業,但一直關門至今,只是涉及一些公司內部問題,與和解協議並無關係。

         事實上,自2003年以來,市府已先後搗破36個販售仿冒品的地點,起獲市值約5200萬的貨品,並向業主及販售商徵收約300萬元的罰款,華埠除了「假貨三角島」外,去年底堅尼路300號至340號的10間商鋪,也遭到同樣手法的打假查封。

         翁振信指出,有別於警方的打假行動,特別行動小組每次出動,均涉及多個不同的政府部門,除了警局外,一般還有消防局、市衛生局、州稅務局及市樓宇局等,利用「打擊公害法」涉及的罰款也較警方的掃蕩為高,而且,業主要重開物業,也要經過更多程序,即市府查封物業的時間可以更長。

         對於業主來說,物業遭到查封等同失去租金收入,查封時間愈久損失自然愈大,另一方面,業主面對的罰款也嚴重得多,動輒以萬元甚至十萬元計,還要遵從禁止租戶從事販售仿冒品活動的協議,一旦再犯,罰款將會進一步提高,所以對業主的確能起到重要的阻嚇作用。

         翁振信表示,把店鋪間細出租,收入無疑較高,但因為難於管理,在市府大力的打假行動下,所面對的風險也較高,他說,堅尼路已有業主把細鋪合併租予銀行或其他連鎖商店,相信這個風氣會持續下去,華埠的面貌也有機會因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