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2009-09-28 (19:05) |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於今日向國家申請將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文化部於今年七月邀請香港特區政府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經徵詢專家意見後,民政事務局決定申報上述四個項目,有關的申請文本已遞交文化部,預計結果將於明年六月公布。 國務院分別於二○○六年和二○○八年公布了兩批共一千零二十八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邀請申報時,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申報,並成功將粵劇和涼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這次是特區政府首次單獨申報香港特區的項目。曾德成表示,申報上述四個項目是一項嘗試性計劃,當局期望透過這次申報,為日後在香港建立一套全面的申報及評選機制提供參考。 是次申報的四個項目,皆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曾德成表示,有關項目在本地社區已傳承了百多年,具相當的代表性和獲得社會普遍認同,並且已有學者為這些項目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紀錄,有利於編寫申報文本。 就是次申報,政府委任了五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包括陳蒨教授、張展鴻教授、冼玉儀教授、蕭國健教授和丁新豹博士,組成專家小組審議申報項目。專家小組經詳細審定申報文本後,認為上述四個項目皆具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在本地社區世代傳承,具有鮮明特色,在社區有重大影響,更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完全符合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準,因此支持申報為國家級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