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提出改變思維防治災害 |
2009-08-15 (11:38) |
在台灣,總統馬英九在治國周記談莫拉克颱風災情,他認為,政府必須改變對災害的思維,重新思考如何與環境共存,且各縣市須在每年汛期來到前防災演習,在超大豪雨前及早撤離居民。 今天的治國周記是總統8月12日在屏東縣佳冬鄉往高雄縣旗山鎮的勘災路上錄音,表達對莫拉克颱風造成巨災的痛心與對受災同胞的不捨,約6分鐘的影片紀錄總統下鄉慰問災民的互動與重災區的慘況。 馬英九說,這次颱風所帶來的雨量是台灣百年罕見,這些年來氣候變遷、聖嬰現象、溫室氣體的排放,影響自然生態,「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將來如何與環境共存」。 馬英九統認為,對於處理災害,政府過去不是沒有經驗,但因災害的嚴重程度一次一次地增加,使得有些經驗變得無用,因此必須重新建立對災害的認識。 電子佈告欄系統「批踢踢(ptt)實業坊」關於動員賑災物資的網頁出現在治國周記中,馬英九說,「這次的救災,我們非常肯定媒體與網路的參」。他表示,現代的無線通訊讓參與救災變成即時,做為政府的一員,他也知道政府力量有限、民間的資源無窮,不論是網路或媒體,能在政府力量無法達到的地方發揮作用,政府樂觀其成並願配合。 馬英九強調,救災的重點應是把資源有效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他認為,需要提高過去治水工程所訂洪水頻率的年代標準,像中央管的河川都是訂200年的洪水頻率,但地方縣市管的河川洪水頻率是50年,甚至於只有10年洪水頻率的防洪效果,這個部分需要根據最新氣候變遷情況重新檢討。 對於部分災損是起因於堤防潰決或破口,馬英九認為,將來堤防建設在有特殊需要的地區,例如觀光區、主要農業區,應該考慮運用更多的鋼筋水泥,「每次災難的發生都是給我們一次增加智慧、記取教訓的機會」。 馬英九指出,以後每年汛期來到前,各縣市都要進行防災演習,中央要嚴加督導,尤其是對於撤離可能發生問題地區的居民,要列為重點。人不跟天鬥,碰到可能發生超大豪雨、淹水或土石流時,如果能及早撤離,不知可解決多少問題,這方面,每年演習才能提高警覺。 他呼籲全體國人不分南北,充分發揮人溺己溺、同舟共濟的精神,幫助南台灣走出難關,憑著台灣人的勇氣和毅力,相信很快可以重建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