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家庭聯盟市大亞研所調查報告 近半亞裔青少年當父母翻譯 |
2009-06-18 (05:06) |
(紐約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由亞裔兒童家庭聯盟與紐約市立大學亞裔研究所聯手一份題為「青少年擔任了父母翻譯的重擔」(Recording Voices: Stories of Asian Pacific American Youth as Language Brokers in New York City)於昨(16日)公布詳情,報告指很多父母不諳英語的新移民家庭需依賴自己的青少年子女作為對公眾服務的翻譯,但這些青少年本身是缺乏專業訓練,卻成為家中重要翻譯支柱。 亞裔兒童家庭聯盟行政總監何永康表示,這份報告是該聯盟在孟加拉、華裔、菲律賓裔、韓裔、尼泊爾裔、西藏裔及越南裔等亞裔新移民家庭作為受訪對象,共同現象是這等家庭由於父母不諳英語,青少年子女成為父母重要翻譯,令他們獲得資訊,這角色令青少年造成心理負擔,並且擔心翻譯不準確存在極大無形壓力,其至與家人因為誤會而發生衝突。 報告指出,49%青少年要為其父母作翻譯,其中43%子女是本地出生,61%則為在美國本土以外出生,83%子女需要把學校的信件或字條向父母翻譯,49%子女為父母在看醫生或是醫院信件作翻譯。 何永康指出,例如家庭父母成員有人患憂鬱症,需要依賴子女作翻譯,子女雖然可以協助父母與醫生溝通,但由於病症專有名詞或醫學症狀並不能由一位未受專業訓練的小孩翻譯,因而不單未有完善溝通,同時亦可能造成子女的心理負擔,也令患病者沒有得到真正政府可提供的服務。 昨日公布報告的同時,聯盟邀請了紐約市教育局翻譯組及醫管局翻譯組專員介紹翻譯服務,紐約市已通過一項法例,不諳英語民眾可以在政府公共服務要求專業翻譯,這些翻譯服務全都是免費。而教育局的文化及網址,都設有英語以外的八種語言,以服務不諳英語的家長明白現有教育政策或子女在校情況。 何永康表示,紐約市亞裔人口約佔12%,28%家庭需賴14歲以下的子女作為翻譯員,是一不合理現象。他建議相關部門能提供更多資源給新移民語言需要,同時既然雙語已經是法律要求,政府應監督各部門有否履行法例。社區教育不可或缺,讓新移民知道提供翻譯是應有個人權利,政府亦應多訓練雙語人員安置在各單位,同時與各移民社區的服務團體合作,擴大翻譯服務。
|